第57章 你才是真正意图谋反之人!
推荐阅读:反派帝皇:开局生出鸿蒙霸体、让你当阔太,你却把军阀大佬给办了、年总有病似的,一边虐妻一边宠妻、大秦:不装了,我爷爷是始皇、重生七零:改嫁后我一步登天了、重回进村前,我带被拐女大苟命、团宠小奶包,疯批暴君沉迷养崽、逆徒出山、许大茂的四合院、替身退位后,顾总跪地轻哄求原谅、
第五十七章 你才是真正意图谋反之人!
天色将明未明,东方天际泛起一抹鱼肚白,稀疏的星子犹在顽抗,却终将被晨曦吞没。
沈若岚一夜未眠,清冷的月光早已换作熹微的晨光。
她轻轻抚摸着孩子熟睡的小脸。
孩子似乎感受到母亲的注视,小嘴咂摸了两下,发出满足的轻哼。
“乖,等娘亲回来。”
她低语,嗓音温柔,眸底却已是淬了冰的坚韧。
起身,换上一身素雅却不失英气的劲装,没有簪环首饰,只用一根墨玉簪挽起如云的长发。
那块玄铁令牌被她贴身收好,冰冷的触感时刻提醒着她今日此行的目的。
亦无归早已在外等候,他换了一身朝服,更显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几分肃然。
“都准备好了。”
他目光落在沈若岚脸上。
沈若岚微微颔首,眼中的决绝不容置疑:“走吧。”
金銮殿。
晨光透过高大的窗棂,洒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上,映照出文武百官肃穆的身影。
龙涎香的烟气袅袅升腾,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威压。
皇帝赵恒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略显疲惫,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带着帝王惯有的审视。
早朝的议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直到尖锐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静。
“臣,御史中丞张诚,有本启奏!”
张诚一步踏出,手持玉笏,面色激愤。
皇帝微抬眼皮:“讲。”
“臣,再次弹劾定国将军沈若岚!” 张诚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沈氏若岚,拥兵自重,目无君上!前番离间顾侍郎,搅乱朝堂,已有不臣之心!昨夜,更是纵容府中护卫行凶,致使多人伤亡!臣怀疑,沈若岚早已暗通款曲,意图不轨,其心可诛!请陛下明察,严惩此等乱臣贼子,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不少依附贤王的官员纷纷出列附和。
“张御史所言极是!沈若岚一介女流,手握兵权,本就于理不合,如今更是行事嚣张,必有图谋!”
“恳请陛下彻查沈府,收回兵权,防患于未然!”
“沈家军只认沈氏,不认朝廷,此乃心腹大患啊陛下!”
一时间,群情激愤,矛头直指沈若岚。
皇帝的眉头紧锁,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立于武将末位的沈若岚。
他看到了她平静的面容,那双眼睛里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沉淀着令人心悸的冷静。
就在此时,沈若岚缓步出列,身姿笔挺如松,即使身处百官的口诛笔伐之中。
“陛下,”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张御史所言,指控臣女拥兵自重,意图不轨。敢问张御史,证据何在?”
张诚被她凌厉的目光看得一窒,随即梗着脖子道:“昨夜沈府的血案便是证据!若非心虚,何以痛下杀手,掩盖罪行?”
“掩盖罪行?” 沈若岚唇角勾起冰冷的弧度,“张御史可知,昨夜殒命于沈府之人,是何身份?他们意欲何为?”
她不等张诚回答,目光如电,扫过朝堂,最终定格在一直垂眸不语,仿佛事不关己的贤王身上。
“他们是死士!是刺客!目标是臣女尚在襁褓中的孩儿!”
此言一出,殿内再次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刺杀皇亲国戚的子嗣,这可是泼天的大案!
张诚脸色一白:“你血口喷人!谁会刺杀一个婴儿?”
“谁?” 沈若岚冷笑一声,缓缓从怀中取出一物,高高举起,“那么,请问张御史,这块令牌,又作何解释?!”
那是一块玄铁令牌,在晨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
令牌那一面的贤字,清晰无匹,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某些人的脸上!
“贤王令?!” 有眼尖的官员失声惊呼。
“这……这是贤王府的信物!”
“难道……昨夜的刺客是……”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贤王赵显身上!
贤王脸色骤变,原本强装的镇定瞬间崩塌,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慌乱,但旋即又被强行压下。
他猛地抬起头,厉声道:“一派胡言!你竟敢伪造证物,诬陷本王!你好大的胆子!”
他转向皇帝,痛心疾首道:“此女为脱罪,竟不择手段,伪造令牌,构陷皇亲!其心之歹毒,简直骇人听闻!请陛下立刻将她拿下,严加审问!”
沈若岚毫不畏惧地迎上贤王的目光,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伪造?贤王殿下,这令牌乃是从昨夜刺客头领身上搜出,人证物证俱在!若非你指使,谁敢动用贤王府的死士,行此灭绝人性的勾当?!”
她顿了顿,如同出鞘的利剑:“从御史弹劾,到顾府账目混乱、老仆失踪,再到顾砚卿、赵雪棠等人处心积虑构陷臣女,桩桩件件,背后难道没有贤王殿下的影子吗?!”
“顾砚卿利欲熏心,赵雪棠甘为棋子,皆是受你蒙蔽,为你所用!如今他们一个身陷囹圄,一个失了圣心,贤王殿下倒是摘得干净!”
沈若岚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在众人心头,也敲在皇帝的心坎上。
“贤王殿下,你处心积虑,铲除异己,拉拢朝臣,难道不是为了你那不可告人的野心?你才是真正意图谋反之人!”
“你……你胡说!”
贤王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沈若岚,却一时间找不到更有力的辩驳之词,只剩下苍白的否认。
“陛下,臣冤枉!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啊!”
朝堂之上,风向悄然转变。
官员们交头接耳,看向贤王的目光充满了惊疑。
沈若岚的指控条理清晰,逻辑缜密,而那块贤王令,更是铁一般的事实。
相比之下,贤王的辩解显得如此无力。
就在贤王以为尚有转圜余地,试图再次向皇帝表忠心之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亦有证据呈上!”
亦无归手捧一叠文书,步履沉稳地走到殿中。
贤王看到亦无归,瞳孔猛地一缩,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亦无归将文书高举过顶:“此乃臣暗中查获的贤王与北狄使节往来的密信!信中,贤王承诺割让边境三城,以换取北狄在他大事成功后的支持!”
天色将明未明,东方天际泛起一抹鱼肚白,稀疏的星子犹在顽抗,却终将被晨曦吞没。
沈若岚一夜未眠,清冷的月光早已换作熹微的晨光。
她轻轻抚摸着孩子熟睡的小脸。
孩子似乎感受到母亲的注视,小嘴咂摸了两下,发出满足的轻哼。
“乖,等娘亲回来。”
她低语,嗓音温柔,眸底却已是淬了冰的坚韧。
起身,换上一身素雅却不失英气的劲装,没有簪环首饰,只用一根墨玉簪挽起如云的长发。
那块玄铁令牌被她贴身收好,冰冷的触感时刻提醒着她今日此行的目的。
亦无归早已在外等候,他换了一身朝服,更显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几分肃然。
“都准备好了。”
他目光落在沈若岚脸上。
沈若岚微微颔首,眼中的决绝不容置疑:“走吧。”
金銮殿。
晨光透过高大的窗棂,洒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上,映照出文武百官肃穆的身影。
龙涎香的烟气袅袅升腾,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威压。
皇帝赵恒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略显疲惫,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带着帝王惯有的审视。
早朝的议程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直到尖锐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静。
“臣,御史中丞张诚,有本启奏!”
张诚一步踏出,手持玉笏,面色激愤。
皇帝微抬眼皮:“讲。”
“臣,再次弹劾定国将军沈若岚!” 张诚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沈氏若岚,拥兵自重,目无君上!前番离间顾侍郎,搅乱朝堂,已有不臣之心!昨夜,更是纵容府中护卫行凶,致使多人伤亡!臣怀疑,沈若岚早已暗通款曲,意图不轨,其心可诛!请陛下明察,严惩此等乱臣贼子,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不少依附贤王的官员纷纷出列附和。
“张御史所言极是!沈若岚一介女流,手握兵权,本就于理不合,如今更是行事嚣张,必有图谋!”
“恳请陛下彻查沈府,收回兵权,防患于未然!”
“沈家军只认沈氏,不认朝廷,此乃心腹大患啊陛下!”
一时间,群情激愤,矛头直指沈若岚。
皇帝的眉头紧锁,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立于武将末位的沈若岚。
他看到了她平静的面容,那双眼睛里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沉淀着令人心悸的冷静。
就在此时,沈若岚缓步出列,身姿笔挺如松,即使身处百官的口诛笔伐之中。
“陛下,”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张御史所言,指控臣女拥兵自重,意图不轨。敢问张御史,证据何在?”
张诚被她凌厉的目光看得一窒,随即梗着脖子道:“昨夜沈府的血案便是证据!若非心虚,何以痛下杀手,掩盖罪行?”
“掩盖罪行?” 沈若岚唇角勾起冰冷的弧度,“张御史可知,昨夜殒命于沈府之人,是何身份?他们意欲何为?”
她不等张诚回答,目光如电,扫过朝堂,最终定格在一直垂眸不语,仿佛事不关己的贤王身上。
“他们是死士!是刺客!目标是臣女尚在襁褓中的孩儿!”
此言一出,殿内再次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刺杀皇亲国戚的子嗣,这可是泼天的大案!
张诚脸色一白:“你血口喷人!谁会刺杀一个婴儿?”
“谁?” 沈若岚冷笑一声,缓缓从怀中取出一物,高高举起,“那么,请问张御史,这块令牌,又作何解释?!”
那是一块玄铁令牌,在晨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
令牌那一面的贤字,清晰无匹,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某些人的脸上!
“贤王令?!” 有眼尖的官员失声惊呼。
“这……这是贤王府的信物!”
“难道……昨夜的刺客是……”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贤王赵显身上!
贤王脸色骤变,原本强装的镇定瞬间崩塌,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慌乱,但旋即又被强行压下。
他猛地抬起头,厉声道:“一派胡言!你竟敢伪造证物,诬陷本王!你好大的胆子!”
他转向皇帝,痛心疾首道:“此女为脱罪,竟不择手段,伪造令牌,构陷皇亲!其心之歹毒,简直骇人听闻!请陛下立刻将她拿下,严加审问!”
沈若岚毫不畏惧地迎上贤王的目光,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伪造?贤王殿下,这令牌乃是从昨夜刺客头领身上搜出,人证物证俱在!若非你指使,谁敢动用贤王府的死士,行此灭绝人性的勾当?!”
她顿了顿,如同出鞘的利剑:“从御史弹劾,到顾府账目混乱、老仆失踪,再到顾砚卿、赵雪棠等人处心积虑构陷臣女,桩桩件件,背后难道没有贤王殿下的影子吗?!”
“顾砚卿利欲熏心,赵雪棠甘为棋子,皆是受你蒙蔽,为你所用!如今他们一个身陷囹圄,一个失了圣心,贤王殿下倒是摘得干净!”
沈若岚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在众人心头,也敲在皇帝的心坎上。
“贤王殿下,你处心积虑,铲除异己,拉拢朝臣,难道不是为了你那不可告人的野心?你才是真正意图谋反之人!”
“你……你胡说!”
贤王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沈若岚,却一时间找不到更有力的辩驳之词,只剩下苍白的否认。
“陛下,臣冤枉!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啊!”
朝堂之上,风向悄然转变。
官员们交头接耳,看向贤王的目光充满了惊疑。
沈若岚的指控条理清晰,逻辑缜密,而那块贤王令,更是铁一般的事实。
相比之下,贤王的辩解显得如此无力。
就在贤王以为尚有转圜余地,试图再次向皇帝表忠心之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陛下,臣,亦有证据呈上!”
亦无归手捧一叠文书,步履沉稳地走到殿中。
贤王看到亦无归,瞳孔猛地一缩,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亦无归将文书高举过顶:“此乃臣暗中查获的贤王与北狄使节往来的密信!信中,贤王承诺割让边境三城,以换取北狄在他大事成功后的支持!”
本文网址:https://zlals.com/xs/2/2643/15679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lal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