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年1月15日 泰国美斯乐
推荐阅读:洪荒之妹控伏羲、重生之万界主宰、锋神传奇、英雄联盟之狂暴重生、抗日之特种战将、我爱上了一具女尸、仙王的日常生活、男神要抱抱:遵命,校草大人!、超维机战、梦幻九七、
第二百零六章
1969年1月15日
泰国美斯乐
所谓“军部”不过是一栋大一点的吊脚竹楼,楼前的相对平整的小广场上,参差地站着一支三十名老兵组成的“仪仗队”,队员们年纪都不小了,个头也高矮不一,却身着清一色的卡其色作训服,胸前统一挎着俗称“黄油枪”的美式M3冲锋枪,看得出是做了精心挑选和准备的。
两名佩着少将肩章穿着军便服的军官立正站在军旗下,领头的中等个子、年纪很大的圆脸少将见四人小组款款走来,跨前一步向领头的周仁俊敬礼,用云南口音大声喊道:“总指挥兼第5军军长段希文欢迎国防部长官前来我部视察!”
另一名个子稍高,皮肤黝黑的少将也紧随一步,立正敬礼喊道:“第5军参谋长雷雨田欢迎国防部长官!”
“哎呀,段老将军,不敢当啊!”周仁俊客气地紧紧抓住段希文的手寒暄道。
小组的其余三人也顺序挨个与段希文、雷雨田握手致礼。
“请国防部长官检阅仪仗队!”段希文一声暴喝。
“立正!”随着口令声,三十名老兵挺起胸膛,一齐注视着慢慢在他们面前走过的周仁俊。
虽然表面上大家都是少将,但段希文和雷雨田的少将军衔更多的是一种荣誉,不太名实相符,手下只有些老弱残兵,而周仁俊可是货真价实代表“国防部”来的特使,因此段、雷二人很给周仁俊面子,一把年纪了,不仅执下属礼,还特意安排仪仗队欢迎仪式,这让周仁俊容光焕发,心情极好。
“诸位,请!”段希文把几人请上作为军部的竹楼。
一上竹楼,楼上布置的画像和旗帜,让参加过“国民党九全大会”的田之雄产生了一阵恍惚,仿佛是“九全大会”主席台的极其简陋版。
吊脚楼是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一带特有的建筑,就地取材,纯用竹子搭建,茅草屋顶,四面透风,在潮湿多雨地带,便于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一行人走在竹楼上“吱哑”直响。主宾数人在竹编的长条桌两边坐下,坐在田之雄身旁竹椅的曹少武低声问道:“罗组长,不是93师吗?怎么又出来个5军?”
田之雄压低嗓门:“93师是他们早先自称的番号,后来号称五个军呢,1、2、4军随李弥撤回台湾了,还剩3军和5军,其实都没多少人;5军在美斯乐,号称有3000人;3军在清迈的塘窝,据说有1000多人。”
“噢……”
“段总指挥、雷参谋长,我先向二位介绍一下我们特派小组的其他成员:”
周仁俊站起身,一扫几日来翻山越岭的狼狈,声音洪亮一一介绍道:
“‘国防部特情室’谢达临上校。”
“‘中执委二组’罗清泉中校。”
“‘国防部情报局’曹少武少校。”
几个人没穿军装,自然无法敬军礼,便各自起立,向段、雷二人躬身点头示意。
周仁俊派头十足接着说:“我们四人小组蒙上峰委托,受国防部指派,专程前来慰劳孤悬海外、辗转在泰缅山区艰苦奋斗的国军93师孤军。你们历尽艰辛,英勇奋战,打破了缅方政府军的围剿,创造了世人皆惊的战绩;你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泰北山区建立起了牢固的根据地;你们无惧千难,克服万险,坚持敌后凡二十年之久,坚守反攻的前哨阵地;你们的功绩让台湾军民无一不深深敬佩;你们的精神让自由世界的人民无一不为之惊叹;你们是国军的楷模和典范。在此,我谨代表‘国防部’对英勇的93师诸位弟兄及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段希文、雷雨田一起起立立正,异口同声:“为党国效劳!”
谢达临站起身,双手托着随身的公文包,沉声道:“临行前,上峰亲口委托我向段老将军、雷将军及93师的弟兄转达问候,并嘱我将此十万美金赠予贵部,聊表心意。”
段希文双手接过公文包,脸上一副深受感动的表情,朗声道:“感谢上峰关怀!”
周仁俊心里多少有些不虞,他知道士林官邸特批了十万美金带给段希文的事,让他不爽的是谢达临的用词,又是“亲口委托”,又是“嘱我赠予”,不就凸显你是士林官邸侍从室的人吗?那把我这组长往哪儿摆?我这个少将不成了摆设了吗?心里嘀咕,脸上却没表现出来,依旧笑容可掬,带头鼓掌。
周仁俊的一席话说得辉煌大气,尤其是其中的排比句鼓舞人心,慷慨激昂,可仔细听下来,没有一点干货,还不如谢上校递过来的黑色公文包实惠呢。虽然这十万美金对于几千口嗷嗷待哺的老兵和家属而言,绝对是杯水车薪,比段希文心里的期望值低了许多,可好歹聊胜于无啊,况且,这还是上峰亲口嘱托的带着光环的款子。段希文腹诽不已,他把公文包顺手交给雷雨田,感慨万千诉起苦来:
“方才听到谢上校转达上峰的亲切问候,以及国防部周长官对我部的高度评价,希文感激涕零,难以自己啊。自从1949年,我第8军和第26军残部撤到缅甸,重整成为93师以来,已经整整二十年了。我们从开始出境的2000多人,高峰时加上眷属逐步扩展到一万多人。其间,大陆方面曾与缅甸当局合谋,派共军出境作战,压迫我部的生存空间;后来缅甸政府军又多次派重兵围剿我们,但我们从不畏惧,在无援兵、无给养、无配合的条件下屡败缅军,还击落了缅军的飞机,击毙了缅军的空军司令;不仅我们要和缅军打,还要和掸族、佤族、克钦族的地方武装打,和各种土着部落打,和这一带的毒枭武装打,和热带雨林中的毒蛇猛兽打。我们还要在这深山老林里,自己开荒,自己种地,自己生产;有了伤病,没有医药,能扛则扛,扛不过去就是死;有了孩子,只能自己办学校;......唉,其中的艰辛真是一言难尽啊,可我们都挺过来了。”
1969年1月15日
泰国美斯乐
所谓“军部”不过是一栋大一点的吊脚竹楼,楼前的相对平整的小广场上,参差地站着一支三十名老兵组成的“仪仗队”,队员们年纪都不小了,个头也高矮不一,却身着清一色的卡其色作训服,胸前统一挎着俗称“黄油枪”的美式M3冲锋枪,看得出是做了精心挑选和准备的。
两名佩着少将肩章穿着军便服的军官立正站在军旗下,领头的中等个子、年纪很大的圆脸少将见四人小组款款走来,跨前一步向领头的周仁俊敬礼,用云南口音大声喊道:“总指挥兼第5军军长段希文欢迎国防部长官前来我部视察!”
另一名个子稍高,皮肤黝黑的少将也紧随一步,立正敬礼喊道:“第5军参谋长雷雨田欢迎国防部长官!”
“哎呀,段老将军,不敢当啊!”周仁俊客气地紧紧抓住段希文的手寒暄道。
小组的其余三人也顺序挨个与段希文、雷雨田握手致礼。
“请国防部长官检阅仪仗队!”段希文一声暴喝。
“立正!”随着口令声,三十名老兵挺起胸膛,一齐注视着慢慢在他们面前走过的周仁俊。
虽然表面上大家都是少将,但段希文和雷雨田的少将军衔更多的是一种荣誉,不太名实相符,手下只有些老弱残兵,而周仁俊可是货真价实代表“国防部”来的特使,因此段、雷二人很给周仁俊面子,一把年纪了,不仅执下属礼,还特意安排仪仗队欢迎仪式,这让周仁俊容光焕发,心情极好。
“诸位,请!”段希文把几人请上作为军部的竹楼。
一上竹楼,楼上布置的画像和旗帜,让参加过“国民党九全大会”的田之雄产生了一阵恍惚,仿佛是“九全大会”主席台的极其简陋版。
吊脚楼是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一带特有的建筑,就地取材,纯用竹子搭建,茅草屋顶,四面透风,在潮湿多雨地带,便于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一行人走在竹楼上“吱哑”直响。主宾数人在竹编的长条桌两边坐下,坐在田之雄身旁竹椅的曹少武低声问道:“罗组长,不是93师吗?怎么又出来个5军?”
田之雄压低嗓门:“93师是他们早先自称的番号,后来号称五个军呢,1、2、4军随李弥撤回台湾了,还剩3军和5军,其实都没多少人;5军在美斯乐,号称有3000人;3军在清迈的塘窝,据说有1000多人。”
“噢……”
“段总指挥、雷参谋长,我先向二位介绍一下我们特派小组的其他成员:”
周仁俊站起身,一扫几日来翻山越岭的狼狈,声音洪亮一一介绍道:
“‘国防部特情室’谢达临上校。”
“‘中执委二组’罗清泉中校。”
“‘国防部情报局’曹少武少校。”
几个人没穿军装,自然无法敬军礼,便各自起立,向段、雷二人躬身点头示意。
周仁俊派头十足接着说:“我们四人小组蒙上峰委托,受国防部指派,专程前来慰劳孤悬海外、辗转在泰缅山区艰苦奋斗的国军93师孤军。你们历尽艰辛,英勇奋战,打破了缅方政府军的围剿,创造了世人皆惊的战绩;你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泰北山区建立起了牢固的根据地;你们无惧千难,克服万险,坚持敌后凡二十年之久,坚守反攻的前哨阵地;你们的功绩让台湾军民无一不深深敬佩;你们的精神让自由世界的人民无一不为之惊叹;你们是国军的楷模和典范。在此,我谨代表‘国防部’对英勇的93师诸位弟兄及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段希文、雷雨田一起起立立正,异口同声:“为党国效劳!”
谢达临站起身,双手托着随身的公文包,沉声道:“临行前,上峰亲口委托我向段老将军、雷将军及93师的弟兄转达问候,并嘱我将此十万美金赠予贵部,聊表心意。”
段希文双手接过公文包,脸上一副深受感动的表情,朗声道:“感谢上峰关怀!”
周仁俊心里多少有些不虞,他知道士林官邸特批了十万美金带给段希文的事,让他不爽的是谢达临的用词,又是“亲口委托”,又是“嘱我赠予”,不就凸显你是士林官邸侍从室的人吗?那把我这组长往哪儿摆?我这个少将不成了摆设了吗?心里嘀咕,脸上却没表现出来,依旧笑容可掬,带头鼓掌。
周仁俊的一席话说得辉煌大气,尤其是其中的排比句鼓舞人心,慷慨激昂,可仔细听下来,没有一点干货,还不如谢上校递过来的黑色公文包实惠呢。虽然这十万美金对于几千口嗷嗷待哺的老兵和家属而言,绝对是杯水车薪,比段希文心里的期望值低了许多,可好歹聊胜于无啊,况且,这还是上峰亲口嘱托的带着光环的款子。段希文腹诽不已,他把公文包顺手交给雷雨田,感慨万千诉起苦来:
“方才听到谢上校转达上峰的亲切问候,以及国防部周长官对我部的高度评价,希文感激涕零,难以自己啊。自从1949年,我第8军和第26军残部撤到缅甸,重整成为93师以来,已经整整二十年了。我们从开始出境的2000多人,高峰时加上眷属逐步扩展到一万多人。其间,大陆方面曾与缅甸当局合谋,派共军出境作战,压迫我部的生存空间;后来缅甸政府军又多次派重兵围剿我们,但我们从不畏惧,在无援兵、无给养、无配合的条件下屡败缅军,还击落了缅军的飞机,击毙了缅军的空军司令;不仅我们要和缅军打,还要和掸族、佤族、克钦族的地方武装打,和各种土着部落打,和这一带的毒枭武装打,和热带雨林中的毒蛇猛兽打。我们还要在这深山老林里,自己开荒,自己种地,自己生产;有了伤病,没有医药,能扛则扛,扛不过去就是死;有了孩子,只能自己办学校;......唉,其中的艰辛真是一言难尽啊,可我们都挺过来了。”
本文网址:https://zlals.com/xs/3/3869/18375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lal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