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禾网 > 武侠江湖 > 鉴宝秘术 > 第四三五二章 墙倒众人推

第四三五二章 墙倒众人推

推荐阅读:反派帝皇:开局生出鸿蒙霸体让你当阔太,你却把军阀大佬给办了年总有病似的,一边虐妻一边宠妻大秦:不装了,我爷爷是始皇重生七零:改嫁后我一步登天了重回进村前,我带被拐女大苟命团宠小奶包,疯批暴君沉迷养崽逆徒出山许大茂的四合院替身退位后,顾总跪地轻哄求原谅

    卡蒙家族这座大楼,一夜之间倒塌。
    中国有一句老话的好,那叫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别看皮耶罗风光的时候,很多人都要去看他的脸色,比巴结他。
    可是一旦倒台,便钻出了无数的人摆着一张正义的嘴脸要讨伐皮耶罗。
    将皮耶罗的那些龌龊事儿,全都给抖搂了出来。
    眼看这大厦将倾,卡蒙家族的犯罪帝国瞬间崩溃。
    听起来像是故事,但却实实在在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当然,后续的事儿,张天元并不关心。
    他更关心的还是自己那批珠宝是否能够处理。
    奥尔默和卡尔洛特拍了胸膛,新的家族已经悄然建立,昔日卡蒙家族的生意关系,全部都到了这新的家族之中。
    本来这两位新家族要叫“天元家族”或者“神罗家族”。
    不过被张天元一票否决了。
    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名字或者集团的名字挂在这上面。
    于是家族的名字就用了“洛奇”这个词儿。
    洛奇是卡尔洛特和奥尔默的姓氏。
    卡尔洛特·洛奇!
    奥尔默·洛奇!
    这是他们的名字。
    其实用什么张天元更不关心,在确认他的珠宝可以交给奥尔默处理之后。
    他就准备回伦敦了。
    因为他的妻子柳梦寻正在那里等着他。
    柳梦寻据是到伦敦参加一场珠宝展的,这可是两口难得凑在一起的机会。
    既然这边的事情解决了,那张天元待在来也没意义。
    后续的事儿,奥尔默和卡尔洛特自然会做好的。
    兴许等他下一次再来这里的时候,不仅那些珠宝已经处理,就连这翡冷翠,都已经改姓“神罗”了。
    当然,只是地下世界而已。
    听张天元要走,奥尔默神秘兮兮地来找了他:“我从皮耶罗手里弄到了一件好东西,乾隆皇帝的印玺!”
    听到奥尔默这么,张天元一瞬间想到的就是之前皮耶罗在仓库的斗宝之中取出来的那方印玺。
    不过取出来之后,他却发现不是。
    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失望。
    乾隆制作的印玺据将近两千种,可真正存世的却不多,民间收藏家手里更是几乎没听过。
    乾隆皇帝的一生经历了诸多对他自己来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刻,比如乾隆45年的70万寿、乾隆49年的喜得玄孙五世同堂、乾隆55年的80万寿、乾隆60年的颐养归政成为太上皇帝,等等。
    对于每一个这样的历史时刻,乾隆帝似乎都进行过精心的安排和筹划,留下了大量可供后人追述的文献和遗物。
    在这些文献和遗物当中,乾隆皇帝的御用宝玺就是以这些历史时刻为背景,以其当时自身的状态和心理为表达对象的特殊产物,无疑是值得我们特别予以关注的。
    而奥尔默送给张天元的此方碧玉“自强不息”玺就是乾隆帝晚年众多与他80寿辰有关的御用宝玺中的一方。
    此玺碧玉质,蹲龙钮,印面正方形,阴文篆书“自强不息”四字。
    该玺侧面贴有两块早期的纸片,上面写有解释玺文含义的法文,明此玺早期曾为法国收藏。
    此玺原是三方一组套印中的一方,另外两方则是“懋勤殿”玺和“八徴耄念之宝”玺。
    使用时此方“自强不息”玺作为压脚章钤用于御笔作品之上。
    此玺和与之配套的另外两方玺印在现藏于帝都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宝薮》中都有明确著录,将其与《宝薮》对比,无论是印材的质地、大,还是印文的篆法、布局都与书中的著录相符合。
    此玺的所有者乾隆皇帝是满族入主中原后的第四代帝王。
    他统治时期的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盛世。
    这种盛世表现在乾隆帝御用玺印方面,即是1800方的庞大数量和平定新疆回部后大量玉质印章的持续制作。
    当然,作为极端私密性的个人物品,御用玺印的制作又与乾隆帝个人的经历和思想密切关联。
    因此,要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乾隆帝的御用玺印,我们必须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和他个人的一生中加以考察。
    乾隆55年,年迈的乾隆皇帝又一次迎来了纪年逢五、圣诞逢十的正寿之年。
    在乾隆帝看来,自己登基55年又恰逢八十整寿,实与天地之数自然会合,是上天眷佑的结果,值得大庆特庆。
    因此,早在一年之前的乾隆54年的中秋,乾隆帝就开始了对庆典活动的筹划,包括御殿受贺的地点、规模、各地及藩属国万寿贡品,等等。
    同样,依照成例制作相应的宝玺也是活动筹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事项。
    那么这一次,乾隆帝又会选择什么样的玺文呢?
    这一次,乾隆帝将视线在了中国儒家文化重要典籍之一的《尚书》之上。
    据《尚书》“洪范”篇记载:武王克商后,向箕子请教天道之义,箕子便以洪范九畴相告。乾隆皇帝认为箕子所陈洪范九畴是“万世帝王制治之源,……无一不关于为君者之一身一心”。
    而九畴中的第八“念用庶徴”与乾隆当时的以万民为念的想法正相一致,于是,据此拟定“八徴耄念之宝”的宝文。
    关于为什么要用“八徴耄念之宝”这几个字刻制宝玺,乾隆帝自己在《八徴耄念之宝记》中是这样解释的:
    “思有所以副八旬开袠之庆,镌诸玺,以殿诸御笔,盖莫若《洪范》‘八徴’之念。
    且予夙立愿八十有五,满乾隆六十之数,即当归政。今虽八十,逮归政之岁尚有六年。
    一日未息肩,万民恒在怀。
    庶徴之八,可不念乎?
    念庶徴即所以念万民。
    《曲礼》‘八十曰耄’,老而智衰之谓。
    兹逮八十,幸赖天佑,身体康强,一日万机,未形智衰,不可不自勉也”。
    可以,八徴耄念之宝的刻制既是乾隆对八十万寿的纪念,也是对自己的戒勉。
    最早的“八徴耄念之宝”刻制于乾隆54年冬天,并于第二年的立春日开始钤用。
    需要明的是,和“古稀天子之宝”一样,“八徴耄念之宝”只是一方主宝。
    除主宝之外,乾隆帝还同时选取了“自强不息”的宝文,刻制成副宝,与主宝相配。

本文网址:https://zlals.com/xs/2/2258/9764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lal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