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帝师

推荐阅读:反派帝皇:开局生出鸿蒙霸体让你当阔太,你却把军阀大佬给办了年总有病似的,一边虐妻一边宠妻大秦:不装了,我爷爷是始皇重生七零:改嫁后我一步登天了重回进村前,我带被拐女大苟命团宠小奶包,疯批暴君沉迷养崽逆徒出山许大茂的四合院替身退位后,顾总跪地轻哄求原谅

    第十章 帝师
    “老师请坐!”
    皇帝见到诸葛正我进入崇政殿,明显情绪高涨,眼中露出喜悦之色,自己更是站了起来,躬身邀请诸葛正我坐在讲席上。
    至于林冲和狄恒两个少年,只能规规矩矩的跪坐着,两条膝盖跪得发酸,身体依旧板正,没有半分动弹。
    林冲在神侯府听诸葛神侯讲课,不是这个样子的。
    狄恒平日里听诸葛神侯讲课,也不是这么板正。
    但是不知为什么,两个少年一见面,表面和气,内里已经开始争锋斗勇,就连听课的姿势,都不肯有半点违规。
    “皇上,今天微臣就讲述法家的治国之道,”诸葛神侯微微一笑,看了三个听讲的学生,这才道:“自春秋战国以来,春秋五霸开始,这法家就是治国之本。后来在汉,董仲儒以‘外儒内法’,‘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等等手段,把法家、黄老之学、儒家等教义综合,形成了一套‘外圣内王’的制度,就是以儒家立国,以法家治国,并佐之以黄老之学。”
    诸葛神侯博学多才,更是博通古今,给三个孩子讲述大道理,同时兼顾历史故事,对自己讲述的道理进行佐证。
    皇帝自然是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一两个问题。
    诸葛神侯被打断,也不急躁,在给皇帝讲解清楚之后,继续向下讲。
    另一边狄咏听得脑仁都大了,这些都是治国之道,让一个十岁孩子来学习,确实有些过了。
    狄咏听了一会,就开始犯困,平日里,他已经是连连打着哈欠,恹恹欲睡了。
    反正狄咏听课,本来就是顺手而为,是为了陪伴皇帝才坐在这里的。
    只是今天多了一个林冲,让狄咏有了争斗心思,这才勉力让自己坚持下去,身姿已经跪坐的板板正正。
    林冲对诸葛正我的讲解,此刻联想到上一世,在《方世玉》世界里,自己的四十多年治国经验。
    如何把经验和诸葛正我的理论进行联系,顿时发现两者相合之处颇多,甚至林冲还有一些更深层的想法,比诸葛正我教授的还要深刻。
    这些东西,林冲没有出来,只是他的眼神变幻,让诸葛正我看到。
    诸葛神侯不由得对自己这个学生,大为满意,不经意间,就对他点了点头。
    三个少年都一直注视着诸葛正我,见到他对林冲点头示意,眼中温和之情,非常少见。
    皇帝也就罢了,毕竟和诸葛神侯有很多相处时间,对诸葛正我的表情并不算太在意。
    偏偏狄咏心思复杂,暗自猜测:“神侯讲述的都是治国大道,是那些文官才能学习的理论,我出身驸马府,尚且听不太懂,这个林冲出身还不如自己,想来也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但是就凭借着几个眼神,装模作样,就引得诸葛神侯的赞许,真是太狡诈了……”
    孩子有想法,非常正常。
    有了想法却不表达出来,而是掩藏在心里,这就很容易出问题了。
    狄咏在心里对林冲有了意见之后,怎么看他都觉得别扭,就连林冲的坐姿,都是怎么看都不顺眼,总感觉歪歪斜斜,别别扭扭的。
    诸葛正我将两堂课,第一堂课大约四刻钟,也就是一个时。
    然后四人休息,各自去上茅厕,然后洗手喝些茶水,这才继续听讲课。
    诸葛神侯早就达到传中的抱丹境界,差一点就能进入辟谷状态了,才讲了一个时,根本不需要上厕所。
    孩子没办法憋尿,皇帝和狄咏纷纷起身。
    林冲则是在皇帝的招呼下,也不好搞特殊,起身向诸葛神侯行礼,这才一起告辞离开。
    作为皇帝,开闸放水的地方自然不会很远,甚至可以近地令人发指。
    出了皇帝的崇政殿,推开隔宫室房门,里面有几个金楠木雕刻的屏风,每个屏风旁边,有两个宫女侍立一旁。
    林冲跟在两个屁孩后面,刚走进去,就见到有六个宫女低头迈着三寸金莲,向三人走来。
    皇帝和狄咏都是大大方方,伸展开手臂,自然有宫女帮着解开玉带、衣裳,领着两个屁孩进了屏风后面,一阵稀里哗啦……
    林冲嘴角抽搐,虽然自己在早晨、晚上,也让女人伺候穿衣、脱衣,并且自认为生活够奢侈了。
    但是上个厕所都要宫女伺候,这样的生活也太腐败了吧?
    林冲很想自己动手,但是两个宫女都已经凑过来了,为了不搞特殊化,林冲捏着鼻子,算是从了这两个宫女。
    这两个宫女明显是伺候管了两个屁孩,没想到林冲出现,一解开玉带,成年人和屁孩的不同,就让两个宫女面红耳赤。
    好不容易上完厕所,林冲再次更在皇帝、狄咏身后,回到了崇政殿。
    由于林冲一直跟在两人身后,所以没看到这两个屁孩,一脸促狭神情,和无声的奸笑。
    皇帝和狄咏都已经是九岁十岁的大孩子了,早就过了上厕所让宫女伺候的年龄。
    这一次几名伺候待命的宫女,明显是皇帝和狄咏‘重新安排’的。
    等三人离开那座宫室后,一个黄门走进来,对着那两个伺候林冲的宫女,问询了几句,立刻就闪避了。
    这是封建王朝,虽然有君王不得戏弄大臣的原则,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而林冲也算不上什么大臣,顶多是一个臣罢了。
    皇帝和狄咏起了捉弄的心思,自然也是很正常。
    三人回到崇政殿后,诸葛正我咳咳一声,继续讲课。
    这一次,讲述的是几个汉唐皇帝旧事。
    这些故事,对于孩子来,还是蛮有吸引力的,不论是皇帝,还是狄咏,都听的津津有味。
    反倒是林冲听了几句,有些不以为然。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时代再变迁,人类在进步。
    从古人的事迹中吸取经验是好事情,但是用古代皇帝做事准则,来要求现代的皇帝,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狄咏一直悄悄注视这林冲,见他面露不晒,立刻就心思一动,等诸葛神侯讲了魏征劝谏的故事后,躬身起立,向诸葛神侯先行礼,这才对林冲问道。
    “林师兄,我刚才见你眼神、面色不佳,是身体不适吗?”
    这狄咏在驸马府长大,从就学习文韬武略,他不会笨的直接林冲什么坏话,不过他却向林冲表示关心,以此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这样一来,其他人就不会认为,他对林冲有敌意,可以让自己继续保持谦谦公子、贵族风范。
    果不其然,诸葛神侯和皇帝,都露出关切思索神情,看向林冲,就是准备看看林冲是否生病,或者不适。
    皇帝,还真以为林冲有所不适,关切问道:“林卿家,身体若是不适,可以请半天假,明日再来也可!”
    诸葛神侯虽然没有言语,但是眼神关切之意,绝对是情真意切。
    林冲被三人关心,不由得心生感动,甚至没怀疑狄咏搞鬼的心思。
    微微整理了一下心思,这才道:“我前些时日在神侯府,听师傅过,孙武兵法中有言,‘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林冲到这里,朝着诸葛神侯鞠了一躬。
    诸葛神侯确实过这话,不由得抚须一笑,表示赞同。
    狄咏祖父是北宋大名鼎鼎的狄青,对孙武兵法也是读过的,自然也知道这一段话,此刻听到林冲背起来,自然也是点头,表示赞同。
    在场四人中,只有皇帝,对此一无所知,张大了眼睛,瞪着林冲,等着他继续解释。
    见到三人关注自己,林冲微微一笑,伸手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杯,向三人笑道:“茶,为涤烦子,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已经被人所察觉、食用,汉朝时期,就有人工种植,三国时期,孙皓以茶代酒,南北朝时期,就有人撰写《茶经》。等到集大成者茶圣陆羽出现,历时一千多年,至此世人才知,茶道之精华。”
    林冲讲解的声音,越来越嘹亮,到最后,大声喝道:“茶道之精华,历时千年,才得以大成,而治国之道,繁琐千倍、万倍,以百家之言尚不可守,何况一家之言?”
    林冲到这里,发现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向自己,不由得受了一点气势,不过并不停歇,而是继续道:“刚才林冲听到师父讲古代帝王旧事,以弟子愚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却不可以消除兴替!”
    这话一讲出来,诸葛神侯尚且是抚须深思,皇帝却是一脸的不乐意。
    在皇帝心中,诸葛神侯就是圣贤,就是自己人生的导师,如今被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少年反驳,不由得就气恼起来。
    林冲却不看皇帝,而是拱手向诸葛神侯道歉一声,这才道:“昔日姜太公为西周武王定鼎江山,分封井田,定周八百余年江山。从周朝之后,再无一个朝代能有三百年以上国运。由此可见,治国之道需要谨慎,更加需要大胆!”
    林冲的话是语不惊人誓不休。
    诸葛神侯剑眉连续跳动,正要呵斥徒弟,却听到皇帝惊诧问道:“大胆?”

本文网址:https://zlals.com/xs/1/1961/5153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lal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