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禾网 > > 乱清 > 第六十九章 世易时移,荣枯之辨

第六十九章 世易时移,荣枯之辨

推荐阅读:反派帝皇:开局生出鸿蒙霸体让你当阔太,你却把军阀大佬给办了年总有病似的,一边虐妻一边宠妻大秦:不装了,我爷爷是始皇重生七零:改嫁后我一步登天了重回进村前,我带被拐女大苟命团宠小奶包,疯批暴君沉迷养崽逆徒出山许大茂的四合院替身退位后,顾总跪地轻哄求原谅

      ;笔趣阁<  >已启用最新域名:www.  ;biquge001<  >.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慈禧对慈安说,关卓凡请咱们姐俩儿,“巡视颐和园工程”。
    慈安正在沉吟,慈禧说:“姐姐如果懒得动弹,或者嫌动静太大,就我一个人悄悄儿地去一趟好了。”
    慈安愣了一愣:我没说“懒得动弹”,也没有说“嫌动静太大”呀?
    慈安的犹豫,纯属“习惯性”的,并不意味着她对这个事情不赞成。她不是一个有决断力的人,比起慈禧,更是什么事儿的反应都要慢一拍,因此,对于从未做过的事情,她需要一点时间消化、思索,然后才能做出决定。
    听到关卓凡请两宫皇太后“巡视颐和园工程”,慈安的心先跳了一下,心底隐隐就生出一股跃跃欲试的感觉。正在想着,走这一趟,要花多少钱?言路上会不会有啥说道?慈禧就已经给她戴了顶“懒得动弹”和“嫌动静太大”的帽子。
    既然戴上了,就不好摘下来了。
    何况,这是自己一贯的形象。
    慈安虽然觉得今儿慈禧的这个“建议”有点儿古怪,但并不虞有他,微笑说道:“那好,就偏劳妹妹了。”
    慈禧暗暗舒了口气,心头那块小石头,轻轻地放了下来。
    遗憾的是,慈禧并没有看见慈安微微惊愕的表情。
    !
    慈禧提出这个“建议”之后,眼光有意无意,转向了旁边,没有直视慈安,因此,也就没有看到慈安脸上微妙的反应。
    这是慈禧有意做出轻描淡写的模样,以慢慈安之心。而实质上,是她自己心中有鬼。本能地回避慈安的目光。
    慈禧毕竟是一个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女人。虽然手握帝国最高权力。在政治上,已经算是老练成熟,但在另外一些比较特别的事情上,还是不能自己地心虚。
    *
    *
    圣母皇太后“巡视颐和园工程”,果然是“悄悄儿的”:懿旨中要求,“敕罢一切銮仪”,一切关防,皆由轩军近卫团负责。
    明面儿上。不花官里一两银子。
    至于为什么只有“西边儿”一个人出面,大伙儿在下边儿也喷不出什么新鲜口水了,反正一向如此。
    圣母皇太后坐着“黄金马车”,潇潇洒洒地就出了宫。
    出紫禁城西华门那一刹那,慈禧的心儿倏然扬了起来:一种脱却樊篱、天宽地广的感觉,油然而生。
    身后这座九重宫阙,深不见底,究其竟不过一座黄金打造的鸟笼,有什么好?!自己这个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唉!
    打侧坐的玉儿,左顾右盼。也是一脸兴奋不能自持的样子。
    作为宫女,这个样子。可是多少有点“君前失仪”。
    慈禧微微皱眉,斥道:“我竟不知道你是属猴儿的!都是许了人家的人了,扭来扭去的,像个什么样子?你又不是第一次跟我出宫,至于这个模样吗?”
    语气是斥责,脸上却是带着笑意。
    玉儿的脸红了,赶忙正襟危坐,小声应了声:“是,奴婢知错了”。
    过了片刻,还是耐不得,用压抑不住的兴奋语气说道:“主子,您看这天儿多好!蓝盈盈的!还有树叶儿,都开始抽芽了,见着嫩嫩的绿色儿了!”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哟,春天来了,小蹄子的春心动了!怪不得,痒痒的坐不住了呢!”
    玉儿本来就红的脸儿,“刷”的一下,由淡红而大红,如同着了火一般。
    她轻轻喊了声:“主子!……”就再也不敢“乱说乱动”了。
    慈禧本来还想再调侃她两句,但“春心动了”四字出口,自己的心儿,若有所感,先“动”了一下。紧接着,身体深处的某个地方,似乎也开始“痒痒的”了。
    她透过“黄金马车”的前窗,看着右前方那个正在纵送控辔的高大背影,轻轻舒了口气,目光火热而明亮。
    銮驾自西直门出城,一路西向,巳正时分,到达了颐和园,自东宫门入。
    东宫门为帝、后入清漪园专用,清漪园改颐和园,开工之后,因为东宫门为一园之门面,所以是最早缮建完工的,比今儿关卓凡向圣母皇太后重点推荐的“蓬莱三岛”——涵虚楼、藻鉴堂、治镜阁,还要早。
    为了节省工料和时间,还利用了圆明园废园的一些材料。
    比如,东宫门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上雕二龙戏珠,就是从圆明园的安佑宫废墟上移来的。
    慈禧原本以为,除了“蓬莱三岛”——涵虚楼、藻鉴堂、治镜阁三处,颐和园其余地方,必定还是荒草蔓长、乱石倾圮,不想还未进颐和园,第一眼便是一座崭新的宫门,不由大为惊喜。
    入园之后,慈禧发现,现在的颐和园,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荒草蔓长、乱石倾圮”的模样。
    道路平整,干干净净,没有荒草,没有乱石,极目所见,除了烟波浩渺的昆明湖,到处都搭起了高高的手脚架,密密麻麻的,包括昆明湖北岸的万寿山。
    不少手脚架里边儿,亭台楼阁,已见规模。
    虽然今儿因圣母皇太后巡幸,颐和园的工程,停工一天,除了值星的工匠,绝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暂时撤出了颐和园,整个园子静悄悄的,但这一片片高高耸立的手脚架,充分地显示出,这里是何等兴旺、何等热闹的一个大工地?
    圆明园就在颐和园旁边,世易时移,这荣枯之辨,慈禧略一思之,一股酸热之气,便自心底涌了上来,眼热鼻酸,几乎不能自持。
    “黄金马车”沿昆明湖东堤,一路向南,不多时,慈禧便见到,前边儿一条玉带般的长桥,犹如长虹卧波,自湖岸伸向湖中,连起了湖中的一座小岛。
    她轻轻喊了声:“玉儿,你数数,这条桥,有多少个桥洞?”
    同时,她自己也在心中迅速的计算着。
    过了片刻,玉儿说道:“回主子,拢共是……十七个桥洞。”
    几乎在同时,慈禧得出了相同的答案。
    十七孔桥!
    没想到,看图样的时候,这座萦绕心头的长桥,也已经修缮好了!
    慈禧没想到的是,十七孔桥是全石建筑,宣宗撤“三山陈设”,清漪园荒废,但几十年内,全石的十七孔桥,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变化;英、法劫掠三山五园,十七孔桥也因此受损不大,所以,修复起来,是比较容易的。
    更重要的是,“十七孔桥”通向“蓬莱岛”,“涵虚楼”即在岛上,不把这个“十七孔桥”修好,怎么好请圣母皇太后驻跸“涵虚楼”呢?
    所以,颐和园“一期工程”中,“十七孔桥”和“东宫门”一样,都是重中之重,都是先“蓬莱三岛”完工的。
    车子在桥头停了下来,关卓凡过来请旨:“启禀太后,十七孔桥是可以走车子的。不过,太后要不要亲移玉趾,安步当车,一路上也好观赏风景?”
    呃……自然是要的。
    *(未完待续……)R1292

本文网址:https://zlals.com/xs/0/721/753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zlal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